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初能變(三性門) 心所例王門


唯識三十頌研究

◎第八識三性門
成唯識論以十門分別初能變識,上來已說七門( 1、自相門 2、果相門 3、因相門 4、所緣門 5、 行相門 6、相應門 7、受俱門)今當續說第八「三性門」,即研究第八識約善、不善等性質言,是屬於那一種法?
頌曰:「是無覆無記」
按:一切諸法二可分為善、不善、無記三性,如下表所示:
 
今頌文既曰第八識在三性法中,屬於「無覆無記」,今即釋其所以,如表所示:
今分述如下:
(一)約異熟性顯無記
若就第八識異熟果是善性,則惡業不得生(因善惡性互相違故),由無惡業,應無三惡道(鬼、畜、獄)!
若第八識異熟果是惡性,則善業不得生,由無善業,應無人天善道!
總之,第八識異熟果若是善性或惡性,則五趣生死「流轉」之義,便不能成立矣!
其次,第八識異熟果是善性,則從善更生善果報。反之,若第八識異熟果是惡性,則從惡更生惡果報,由於果報,前盡後生,相續不斷,則三乘聖者「滅」除煩惱,「還」歸涅槃之義,亦不得成立矣!
再者,若第八識異熟果一定是善性,則煩惱惡法不得起,若無煩惱,則無繫縛義。反之,若第八識異熟果一定是惡性,則涅槃善法不得起,若無涅槃,則無解脫義。
然而,眾生定有「繫縛」義(身心受煩惱束縛,長時流轉生死,不得自在),亦定有「解脫」義(由修道斷惑,了脫生死,身心獲得安穩自在),故知第八識異熟果定是無記性。
上來解釋,成唯識論卷三云:「異熟若是善染者,流轉、還滅,應不得成。」又奘公譯之攝大乘論本卷上之末亦曰:「若異熟果,善不善性,雜染還滅,應不得成,是故異熟識,唯無覆無記。」上文中「雜染」者,指惑、業、苦三雜染也。
(二)約善染依顯無記
又此第八識既是果報之主(即酬前生有漏善惡業,受五趣四生等果報之主體),必然為善惡二法之所依止。若第八識為善性,應不能為惡法所依止;反之,若第八識為惡性,亦應不能為善法所依止。何以故?因為善與惡,行相相違故。 今第八識既為酬業受報之主體,必同為善惡二法之所依止,此即顯示第八識非無記性不可也。
(三)約所熏性顯無記
若第八識是善性,則不受惡法之熏習;反之,若第八識是惡性,則不受善法之熏習。猶如極香之沉麝,不受臭穢之物熏習。又如極臭之阿魏,亦不受芳香之物熏習。(按:「阿魏」者,植物名,原產伊朗及北印度,多年生草本,高十公寸,葉有缺刻,柄扁平包莖,花小,黃色,其枝幹中出乳液,久之堅凝成塊,謂之「阿魏」,味極臭,供藥用。)
或問:若第八識不受熏習,有何過失?
答曰:第八識若不受熏,即無種子,種子若無,即是無因,因既無故,其果亦無。若然,過失亦大矣!
唯有第八識是無記性,方可受善、惡法熏,由此確立因果法則,善得以勸,惡得以懲,其功亦大矣!
由上來三點理由,即可顯示第八識唯是「無覆無記」也。
以下即略釋「無覆無記」,如表所示:
上來第八識三性門已略釋竟。
◎心所例王門
首先略釋題名「心所例王門」。「心所」,指與第八識相應之觸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五遍行心所也。「例王」,比照第八識心王也。「門」者,類也。古德如蕅祖之唯識心要,即以十二門注釋第八識之相,今此一門,即十二門之一。又「門」有開通無壅滯之義,經由此門,即可通達第八識心王也。
然此一門,並非正說第八識,而是研究與第八識相應之五遍行心所也,故述記不別立為一門。
頌文:「觸等亦如是」
今即一一說明之:
(一)果相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唯是「異熟」所攝故。詳言之,此五遍行心所,如第八識體,亦是指生善惡業所招感之無記果也。
(二)所緣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所緣相分皆是三類性境故。(即種子、根身、器界也。)
(三)不可知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所緣、行相俱不可知。詳言之,此五遍行心所,如第八識體,其所緣之種子、根身,甚為微細,難可了知。又其所緣之器界,廣大無邊,亦難可測知。又其能緣之見分,亦極為微細,難可了知。
(四)相應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各有五法與之相應。如觸心所,有一心王(即第八識)及餘四心所(即作意、受、想、思),一共五法與之相應,其餘四種心所,亦各有除卻其自體之外之其他五法與之相應。既然五法是同,隨應相例。
(五)三性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唯是無覆無記性攝。何以故?諸相應法,必同性故。
以上即「向前例五門」也。續說「向後例一門」:
(六)斷捨門 ── 謂觸等五遍行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,於「阿羅漢位捨」。但「所捨」不同:
第八識於「阿羅漢位」(即斷「煩惱障」究竟盡時),即捨棄「阿賴耶」之名;若觸等五心所於「阿羅漢位」,則是捨棄煩惱雜染心所也,並不捨棄觸等之名。換言之:「賴耶」是斷緣彼之惑(即「執藏」義),名之為「捨」;而「觸」等,則是斷雜彼之惑,名之為「捨」。
總之,第八識捨「賴耶」之名時,「觸」等五煩惱雜染心所,亦復不有,據此說「觸」等五心所,例同第八識體也。
按:「賴耶」之名,乃據縛而立(即依「執藏」立名),當縛斷時,「賴耶」之名即時捨棄。但是「觸」等之名,不依縛而立,當縛斷時,觸等之名仍存在也。
上來已說觸等五心所,有六門例同於第八識心王也。以下當續研究其不例同於第八識體者,如下表所示:
今亦一一說明之:
(一)自相門 ── 按:第八識自相,以「執藏」為正義。「執藏」義者,謂第八識被第七識執為我也,我者,主宰義也。今觸等五心所,依心王而起,缺主宰義,亦即無「執藏」義(即第七識不執觸等五心所為我),故不例同於自相門。
(二)因相門 ── 按:第八識之因相為能執持一切法種子也,今觸等五心所,依識而起,不自在故,如何能受熏持種?必須是第八識總報主方可受熏持種也。若許觸等五心所,亦能受熏,則有五種過失:  
1、一成六體過 ── 若以六法受熏(一心王,五心所),則當能熏之心心所,任起一念,便有熏成六個種子之過失。如眼識能熏六法,即成六個眼識種子。餘耳識等,熏六法,亦復如是!  
2、多因一果過 ── 將來現行果,從那一個種子生起?從理上說,不可六個種子共生一果!當知:可許「多緣生一果」,如五無間業(殺父,殺母、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、出佛身血),能招無間地獄苦果,卻不許「多因生一果」,如未見多種生一芽者。總之,觸等五心所,各有種子,只許別別生果,不許共生一果也。   3、五種無用過 ── 若說將來現行果,唯從一個種生起,則其餘五個種,便為無用矣!  
4、勢等非次過 ── 也不可說六個種子,次第生果!即不可說心種先生起,餘觸等種子,次第生果!因為六個種子,乃是同時受熏,勢力相等故,應同時生果。  
5、頓生六果過 ── 又不可說六個種子,於一剎那頃,即生起現行果。因為從未有一有情,於一剎那頃,同時生起六種眼識等果!如人雙眼,但是一種眼識,又如摩醯首羅(即大自在天),面有三目,龍王則有八萬眼,亦只有一種眼識,非多種識也。由此可知,唯第八識心王受熏持種,於理為善也!故觸等五心所,不例同於因相門。
(三)行相門 ── 按:第八識之行相為「了別」。而「觸」以「觸對」為行相;「作意」以「警心」為行相;「受」以「領納」為行相;「想」以「取像」為行相;「思」以「造作」為行相。故觸等五心所,不例同於行相門。
(四)受俱門 ── 按:第八識唯與「捨受」相應。然五遍行中之「受」心所,卻不能與「捨受」相應,何以故?所謂「相應」乃是二種不同之法,互相隨順,謂之「相應」。若是同法,不名「相應」也。古德憨山大師百法論義有云「遍行五法總成一念」,今五法中「受」既不與「捨受」相應,則遍行五法亦皆不與「捨受」相應,同為一念故。故不例同於受俱門。
以上「向前不例四門」已略釋竟,續說「向後不例一門」:
(五)因果譬喻門 ── 按:第八識能受熏、持種,乃因果法則之建立者。成唯識論卷三比喻其如暴流(急流水),以暴流若遇風緣,則起波浪,波浪有間斷,暴流卻不斷。同理第八識中之種子,若遇緣合,則起現行,現行有間斷,第八識卻不斷。今觸等五心所,既不受熏、持種,故無此喻也,亦即不例同因果譬喻門。
總之,護法正義判定心所例王者,前後皆有例及非例,即: 向前例五門,向後例一門(例同六門)。
向前不例四門,向後不例一門(不例五門)。
故「觸等亦如是」一句,於中間說之,若於最後方說此一句頌,恐謂心所一切皆例同第八識體,如此則不合論主造頌之本意矣!
上來「心所例五門」已釋竟。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