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識三十頌研究
◎本識因果法喻門
首先略釋題名「本識因果法喻門」七字,分四段說明:(一)本識(二)因果(三)法喻(四)門。前六字為別題,後一字為通題。今一一說明之:
(一)本識 ── 根本識,即指第八識之自相,其名為「阿賴耶」,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。 (二)因果 ── 「因」是原因,能生為義;「果」是結果,所生為義。細而言之,只是現前一剎那法,望後即名為「因」,望前即名為「果」。因果律乃佛法中最重要之基本教理也。 「阿賴耶」與因果律之關係為何? 「阿賴耶」為梵語,此翻為「藏」,若詳言之,「藏」有三義,即能藏、所藏、執藏。茲為釋其與因果律之關係,僅說其前二義: 1、能藏 ── 謂第八識能含藏一切轉識之種子,此即「因」義,謂第八識是萬有之本,是諸法之因。 2、所藏 ── 謂第八識受轉識所熏成種子,此即「果」義,謂第八識是有情之總報主。 成唯識論卷二云:第八識「攝持因果為自相。」「攝」是包含義,即第八識包含因果二相;「持」是依持義,即第八識能為因果二相所依,又能令因果住持相續不斷! 總之,第八識之能受熏、持種,乃因果律之建立者。 (三)法喻 ── 「法」,即教理,今特指第八識「攝持因果為自相」之教理。「喻」,即譬喻,今論主為令人易於明白上述教理之意義,特舉實例說明,所謂「比彼曉此,寄近知遠」,故稱為「喻」。 上來六字即是別題,續說末後一字「門」,即是通題: (四)門 ── 即入門,凡研學或修行之方法或捷徑,稱為「門」。如:有門、空門、聖道門、淨土門、或前謂之自相門、果相門、因相門等,皆稱為「門」。「門」有開通、無壅滯之義,今謂由此譬喻門,即可通達「本識因果」之義也。 上來釋題已竟,今當解釋頌文:「恆轉如暴流」
欲解此句頌文,先分科如下:
甲、寄問徵起
成唯識論卷三:「阿賴耶識,為斷?為常?」問:阿賴耶識,是斷滅呢?還是常住呢?若是常住,則無轉變;若是斷滅,則不相續。如何會通,方契唯識緣起正理?
乙、正答所問
乙一、法
丙一、舉頌二字答
成唯識論卷三:「非斷非常,以恆轉故」謂第八阿賴耶識,既非斷滅,亦非常住。何以故?以其具足「恆轉」二義故。「恆」則非斷;「轉」則非常。
按:「恆」則簡別經部師等,彼以為色心更互持種,然色心有時斷滅,如生無色界,色即無故,入滅盡定,心亦無故。色心俱有間斷。(若第八識則是恆常不斷)。 又按:「轉」則簡別數論學派,彼將宇宙萬有分為「神我」、「自性」二元。「自性」又稱「冥性」,為「神我」所受用,能生大諦、我慢諦等二十三諦,彼謂「自性」為一切現象之生因,然其體是常。(若第八識則是轉變無常)。
丙二、廣解釋
(一)先解「恆」義 ──
論卷三云:「恆謂此識,無始時來,一類相續,常無間斷。」 「恆」義是說此第八識,自無始劫以來,常是一類無記性,未曾間斷,因此第八識有二功能:
1、界趣生本 ── 以第八識,無始時來,常無記性故,若隨宿生善業牽引,則上升人天善趣;若隨宿生惡業牽引,則墮落三途惡趣,故第八識得為三界、五趣、四生安立之根本。 反之,若第八識非一類無記,且有斷滅,則三界、五趣、四生皆無從施設,流轉、還滅,亦不得成矣! 2、持種不失 ── 以第八識,從無始時來,乃至「金剛喻定」(即大乘菩薩於修行即將完成之階段,欲斷最後一品煩惱所起之定。生起此定,斷盡極微細之煩惱則究竟成佛。),常一類相續不斷(此謂之「堅住性」),故能受熏、持種不失。 反之,若第八識不具堅住性,或缺「住」義,如根、塵、前六識等,俱有間斷故:或缺「堅」義,又如第七識,性非常一類故,如此則第八識不能受熏、持種矣! (二)後解「轉」義 ── 論卷三云:「轉謂此識,無始時來,念念生滅,前後變異。」「轉」義是說此第八識,自無始劫來,剎那生、剎那滅,前後遷變,往來六道,猶如車輪,變形易貌,曾無一定。如是則簡別數論學派,彼謂「神我」及「自性」為「常」(實有常住)為「一」(清淨獨存)。今第八識有前後因果之差別故「非一」;又有生滅之遷流變化故「非常」。 問:若第八識為常住,有何過失? 答:若第八識為常住,如無為法,應不受轉識熏。若第八識不受熏,則無生死、涅槃之差別矣!是為大過也! 上來總釋第八識具足頌中「恆轉」二義,則受熏四義亦存焉,如下表所示:
論卷三云:「恆言遮斷,轉表非常,猶如暴流,因果法爾。」試立三支比量如下:
宗 ── 阿賴耶識,非斷非常。 因 ── 恆轉故。(「恆」故能持種,遮斷滅見。「轉」故能受熏,表法體非常。) 喻 ── 如暴流水。(前水引後,後水續前,非斷非常,因果法則,本來如此。)
乙二、喻
今略述其大意:
(一)漂溺兩趣間喻 ── 如暴流水,晝夜不停,向前奔流。前水引後故非常;後水續前故非斷。有二作用:一是漂浮、二是沉溺。今第八識亦然,從無始來,念念生滅故非常,一類相續故非斷,隨有漏善惡業為因,及煩惱障為緣,或上升人天(如漂浮水上),或墮落三途(如沉溺水下),令諸有情,不得出離,三界五趣,生死流轉。華嚴經:「一切眾生,為大瀑水,波浪所沒。」 (二)逢緣波浪起喻 ── 如暴流水,雖因風力之吹襲打擊,而發起驚滔駭浪,若一浪因至,則一浪生,若多浪因至,則多浪起。波浪雖有起滅,然而此暴流水,卻相續不斷!今第八識亦然,雖遇眾緣和合,生起眼等前六轉識,轉識雖有起滅,而第八識卻恆相續不斷。如楞伽經云:「藏識海常住,境界風所動,種種諸識浪,騰躍而轉生。」 (三)漂流內外物喻 ── 如暴流水,能漂流水上之草與水下之魚,魚草等物,隨流上下,不相捨離。今第八識亦然,內則執持習氣,外則與觸等五遍行心所相應,此內外法,無始時來,恆隨第八識流轉於諸趣之間,乃至金剛喻定,不相捨離。
乙三、結
如上所說之教理與譬喻,其用意即在顯示此第八識,無始時來,念念生成,前因後果,相續不斷,前因才滅,後果即生,果生故非斷(後法續故),因滅故非常(不恆住故),非斷非常,不落斷常二邊,契合中道,此即大乘所說,因果相續,緣起之正理,諸有智者,應當隨順修學。
上來略釋「本識因果法喻門」已竟。
◎伏斷位次門(一)
首先略釋題名五字,前四字「伏斷位次」為別題,末一字「門」為通題。今一一說明之:
(一)伏斷 ── 「伏」是「伏惑」,謂制伏所起之惑,而使之一時不起。「斷」是「斷惑」,謂斷絕惑種,而使之畢竟不生。 (二)位次 ── 階位、等級也,指三乘修行之階位: (1)聲聞乘修行階位,分為十種 1、受三歸地 2、信地 3、信法地 4、內凡夫地 5、學信戒地 6、八人地 7、須陀洹地 8、斯陀含地 9、阿那含地 10、阿羅漢地。(見大乘同性經卷下) (2)緣覺乘修行階位,亦分十種 1、昔行具足地 2、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 3、覺了四聖諦地 4、甚深利智地 5、八聖道地 6、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 7、證寂滅地 8、六通地 9、徹秘密地 10、習氣漸薄地。(見大乘同性經卷下) (3)菩薩乘修行階位,各宗派說法不一,今依唯識宗之主張,有四十一階位,歸為五等 1、資糧位(指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)2、加行位(即於第十回向開衍出「四善根」)3、通達位(即初地入心)4、修習位(即初地住心以後~第十地) 5、究竟位(指妙覺佛果) 上述三乘修行階位中最高者,皆稱「無學位」(真窮惑盡,無法可學故)。 (三)門 ── 有開通、無壅滯之義,謂經由此門,即可通達第八識也。 上來釋題已竟,今當解釋頌文:「阿羅漢位捨」
欲解此句頌文,先分科如下:
甲、問
成唯識論卷三云:「此識無始恆轉如流,乃至何位當究竟捨?」謂這個阿賴耶識,如前所述,從無始時來,不但是一類相續,未曾間斷(「恆」義),而且又是念念生滅,前後變異(「轉」義),一個修行人要修行到何等階位,才能徹底捨棄?
乙、答
乙一、略舉頌答
成唯識論卷三云:「阿羅漢位,方究竟捨。」謂一個修行人要到證得阿羅漢的階位,才能徹底捨棄阿賴耶識。
乙二、廣 答
丙一、略 釋
先解「阿羅漢」。論卷三云:「謂諸聖者,斷煩惱障究竟盡時,名阿羅漢。」意思是說:三乘無學位的聖人,將「煩惱障」(由我執而生,以貪瞋癡等一切諸惑,發業潤生,煩擾有情之身心,使在三界五趣生死流轉,而障涅槃之果,故稱「煩惱障」),徹底斷盡之時,即稱為「阿羅漢」。如下表所述:
按:約煩惱生起之型態,大別為二
1、俱生起 ── 與生俱來之先天性煩惱。 2、分別起 ── 因邪教、邪師、邪思惟(自己不當之推理、分別)等所引起之後天性煩惱。 分別起之煩惱,性質強烈,但容易斷除;俱生起之煩惱,性質微細,極難斷除。斷有次第,分別起者先斷,於見道時一時頓斷,故亦稱見惑;俱生起者後斷,於修道位中分分漸斷,至「金剛心」時,方能斷盡,故亦稱修惑。(按:「金剛心」,又叫「金剛喻定」,乃三乘學人於修行即將完成之階段,欲斷除最後極微細之煩惱所起之定也。)若將俱生煩惱障斷盡,即證得三乘之無學位。 次說「捨」字,論卷三云:「爾時,此識煩惱粗重永遠離故,說之為捨。」意即:當三乘無學位之聖人,將阿賴耶識中之分別、俱生煩惱障種子永斷,或八地以上菩薩,將俱生煩惱障現行永伏之時,以阿賴耶識中之「煩惱粗重」,永遠離去之故,即稱為捨棄阿賴耶識之名。
今論文所言「煩惱粗重」,指前二種也。若指「習氣」為「粗重」者,則二乘無學,及八地菩薩,悉皆有之,彼等即不得說捨棄阿賴耶之名矣!
|
|
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初能變(因果法喻門)(伏斷位次門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